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前方牵引器在临床使用时除了分析骨性错牙合发生机制,还要分析患者的颌骨的生长型及生长方向,避免不利的副作用产生,使该装置的作用能取得理想的疗效。
1. 根据患者牙颌发育的不同阶段、口内牙的不同萌出情况,选择相适应的口内装置。
2. 前方牵引器促进颌骨发育、解除反牙合,往往较佳年龄在7-10岁左右。年龄越大,矫形作用越小。
3. 在前方牵引的过程中,牵引力的作用会使上磨牙升高。刺激后部牙槽突的生长,从而使下颌向后旋转。这种变化对于低角病例有利,但不利于高角病例。这一点在矫治过程中应特别注意。
4. 前方牵引器的牵引力力值依不同患者的反应而调整,临床上一般使用500~1000克。牵引力的方向应与上颌发育方向一致,至少应该与牙合平面平行,能稍稍向下方更好。
5. 牵引力的施力点一般在上颌前部,如果从上磨牙区牵引,即使牵引力保持水平方向,牙合平面的后部也会向下倾斜。从而使咬合打开,上颌逆时针旋转。
6. 口外前方牵引器每天戴用12-16小时,3~4个月可见到明显效果,若想得到最大的骨反应,戴用的时间需要更长一些。
7. 由于使用的牵引力比较大,因此,如果口内使用活动矫治器,则必须加强固位;如为固定矫治器,则要求矫治器的主弓丝足够粗,一般用0.020英寸圆丝或方弓丝。
8. 挂橡皮圈时应先挂口内段,后挂口外端,而摘下时则相反。
说明:本文整理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
来源:本站 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。
上一篇:前牙压低与牙根吸收的关系
下一篇:Ⅱ类牵引的作用及临床注意事项